- 企業(yè)
- 供應
- 求購
- 資訊
4月1日晚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fā)布通知稱,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自2018年4月2日起實施。商務部回應,中方向世貿組織通報了中止減讓清單,決定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美方232措施對中方造成的利益損失。
財政部關稅司認為,232措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guī)則,不符合“安全例外”規(guī)定,實際上構成保障措施。該措施已于3月23日起實施,對我國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為維護我國利益,平衡因美國232措施給我國利益造成的損失,我自2018年4月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制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制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F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
財政部關稅司表示,我國倡導并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對美中止關稅減讓義務是我國運用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維護我國利益而采取的正當舉措。
如何看待此次中美“貿易戰(zhàn)”?對市場影響幾何?一起來看看券商、投行、大V述評觀點:
連平:中美貿易戰(zhàn)是非對稱的雙輸中國承受能力更強
在日前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有魚普惠等聯合主辦的“陸家嘴資本夜話”系列講壇第三期上,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從動機、影響等各個方面綜合分析,中美貿易戰(zhàn)是雙輸,不過是非對稱的雙輸。就一些領域的直接影響來說,可能中國受到的影響更多;但如果從整體經濟的承受能力來看,中國的承受能力比美國更強。
連平指出,如果特朗普提出一個能夠削減美中貿易1000億美元逆差的計劃,可能會使中國2018年出口增速下滑到5%左右,測算下來對中國GDP的影響是增速下降0.15-0.2個百分點。從這個角度看,對中國經濟整體運行狀況的影響不會太大。相較于美國,中國的內需增長空間較大;中國的投資仍有空間,不僅城鎮(zhèn)化的推進會帶來許多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公共設施的投資需求,制造業(yè)中新業(yè)態(tài)、新產業(yè)方面投資的需求也還會保持一個不低的增速;此外,“一帶一路”倡議給中國出口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帶來了較好的成長空間,可以部分彌補貿易戰(zhàn)給中國帶來的損失。
連平認為,從長期來看,中國要大力發(fā)展內需,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推動高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未來有兩點需要重視:第一,寧可較大幅度降低相關產品的關稅,擴大進口,也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避免大幅度的趨勢性升值或者貶值;第二,寧可進一步擴大金融行業(yè)和金融市場的開放、降低準入門檻,也要保持資本和金融賬戶的適度,更多降低準入門檻。
“未來既要穩(wěn)妥和審慎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及資本和金融賬戶的開放,也要協調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使它們能夠相互支持、相互促進,這是保護中國經濟抵御世界經濟危機沖擊的兩扇‘大門’?!边B平說。
中信固收:貿易政策將如何演繹
中信固收明明團隊指出,貿易保護是“美國優(yōu)先”主張下的核心經濟政策,其背后的深層次目標或是改變G2格局,打造“美國優(yōu)先”的利益分配格局。特朗普提倡“美國優(yōu)先”論,并不是為了直接提高美國的國際地位,而或是希望能另辟蹊徑,通過實施貿易保護主義、雙邊貿易協議取代多邊貿易協議、反對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加強貿易執(zhí)法等方式改變全球貿易規(guī)則,改變現行利益分配格局,從而為美國攫取更多利益。
該機構認為,面對全球貿易博弈的不利格局,“一帶一路”作為重要的國家戰(zhàn)略,對拉動我國貿易發(fā)揮了較大的作用,并可能成為今年經濟增長的意外亮點。
任澤平:貿易戰(zhàn)解決不了中美貿易失衡原因
恒大研究院任澤平認為,中美貿易戰(zhàn)的直接原因是中美巨額貿易順差,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貿易戰(zhàn)的方式打開中國市場、減少中國出口,但造成中美貿易失衡的七大深層次原因具有長期性和根本性,貿易戰(zhàn)解決不了:
1)全球價值鏈分工,導致“出口在中國,附加值在歐美;順差在中國,利益在歐美”,傳統(tǒng)核算體系嚴重高估中美貿易順差。
2)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必然要求保持貿易逆差以對外輸出美元,提供國際清償能力(特里芬難題)。
3)美元囂張的特權,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賦予了美國一種特權,即可以無節(jié)制地依靠印美元、發(fā)美債的方式獲取其他國家的商品和資源,這必然導致貿易項下巨額逆差和資本金融項下巨額順差。美元的超級特權相當于向世界各國征收鑄幣稅,以維持其霸權體系。
4)美國內部低儲蓄高消費,必然導致外部巨額貿易逆差,背后原因則是高福利體制、低利率環(huán)境、美元金融霸權地位。
5)中美巨大的勞動力成本差異,決定了中國在中低端制造的比較優(yōu)勢,但美國卻封鎖了對中國高技術產品的出口;美國制造業(yè)占比僅11.7%,服務業(yè)占比高達80%左右,美國的產業(yè)結構決定生產難以滿足國內需求,需大量進口。
6)美國限制對華高科技出口,該領域逆差占對華逆差比重接近40%,但美對其他國家高科技出口為順差。
7)外資企業(yè)巨額出口貿易,外資企業(yè)貢獻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57%,美資企業(yè)是重要受益者,不能得了便宜還賣乖。
解決中美貿易失衡問題需要雙方共同努力,而不能只指責一方,更不能要求中方單方面進行不對稱調整而美方不作為。中美貿易失衡既有中國部分領域開放度不夠、部分產品進口關稅較高、政府給予部分國企補貼以保護發(fā)展中的幼稚產業(yè)等原因,更主要的是美方七大根本性原因。
不改變根本原因,即使單方面減少對華貿易逆差,美國的對外貿易逆差仍會持續(xù),只不過逆差從中國轉移至印度或越南等。就像上世紀80年代美日貿易戰(zhàn),雖然結果對日貿易逆差大幅減少,但美國貿易失衡問題卻沒有解決,而是轉移到了中國和德國。
評論區(qū)